商标是拍卖行业中独特的一类标的,不同于具有实体形态的拍卖标的,商标均为虚拟标的交易,并且涉及专利转让、续展等专业问题。近年来,此领域中出现了几个较为经典的拍卖案例,知名视频播放平台快播的商标拍卖案例便是其中之一。快播品牌一度极具影响力,业绩顶峰时是中国市场占有量第一的播放器,随时代发展陨落后,其商标和专利的拍卖过程亦可谓一波三折。
商标拍卖热烈 专利拍卖遇冷
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快播公司”)破产管理管理人曾于去年4月在阿里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开始对快播公司名下的商标、专利进行公开拍卖。快播公司商标共234项,包括“快播”、“QVOD”、“快播Q”、“快播云”、“KUAIBO”等,其中有17项商标状态“已失效”,有24项商标状态“等待实质审查”,有5项商标为重复,有188项商标在专用权期限内。起拍价4.511万元,加价幅度500元,竞买人需缴纳保证金5000元。有18名买家报名,从4 月13日上午10点开始拍卖,10点07秒就有人以4.511万元应价,争夺激烈;到了原本的截拍时间(4 月14 日上午10 点)仍未结束,之后延时。最终于4月14 日13点53分58秒被编号为X2977的买家以950.0610万元拿下。整个拍卖竞价402次,延时292次,成交价950.0610万元,较起拍价4.511万元,高出945万元,溢价率达到20961%。
另有121项专利也被拍卖,均为发明专利,如“基于便携移动终端的通讯系统和通法”、“单机存档游戏系统”等,其中54项处于剩余有效年限未交年费状态,其他专利状态为已失效。但与商标拍卖受到买家追捧不同,专利拍卖显得有些冷清:起拍价为13.349 万元,但仅两位竞买人报名,出价两次且没有加价,最终被编号为D8567的买家以13.499万元的价格竞得。对于这种竞买热度的差别,分析人士表示,作为昔日的“宅男神器”,快播公司商标确实仍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专利相较之下价值有限,故两者价格天壤之别也是市场选择,情理之中。
快播破产 被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信息显示,快播商标及专利拍卖依据是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17)粤03破申256号,即快播公司管理人执行公司破产清算一案。2014年7月7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调解书,确认快播欠付深圳金亚太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金亚太”)货款973.77万元及逾期付款利息30万元。其后,金亚太向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14年10月8日,该法院作出执行裁定,以快播公司名下所有的银行账户已被其他机关依法冻结,目前无可供执行的财产为由,裁定中止案件执行。2018年8月23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金亚太对快播公司提出的破产清算申请。2019年11月14日,该法院裁定宣告快播公司破产。
2020年1月2日,人民法院公告网披露,快播公司债权人会议已书面表决通过《快播公司第一次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快播公司该次可供分配的破产财产总额约为1.23亿元,应优先支付和预留的破产费用及共益债务为798.37万元,参与该次分配及提存的破产债权总额为1.48亿元,该次分配,职工债权、税款债权的清偿比例为100%,普通债权的清偿比例为76.4772%。对于预计债权,管理人将其受偿份额依法予以提存。
回归理性的二次拍卖
不过,这场轰动一时的拍卖却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过程:去年4月拿下快播商标的X2977买家为自然人,由于竞买商标时只需缴纳5000元保证金,在拍卖超万倍溢价后,便有不少人对其是否会缴纳多达949.5万元余款表示担忧——鉴于商标起拍价较低、保证金门槛也低,如果买家只是逞强好胜,5000元的保证金对其约束力较差。
首轮拍卖后,X2977号买家果然反悔,未缴纳拍卖成交余款,导致拍卖未果。及至7月,快播商标在阿里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重新进行拍卖:拍卖时间为7月5日上午10点到7月6日上午10点(不含延时),起拍价仍为4.511万元,竞买人需缴纳保证金提高至9022元,增价幅度也提升为1000元及其倍数。此次拍卖共有15位买家报名,较上次的18位买家有所减少。
拍卖开始后,编号A7193买家以起拍价4.511万元应价,10点14分,第二次应价,编号P1938买家即出价122.011万元。之后长达近24小时无人加价,7月6日上午9点54 分42秒,第三次应价,编号J1655的买家,才出价122.111万元,至此进入了高位拉锯战。最终,经过42次竞价、39次延时,7月6日上午11点34分08秒,编号为W8040的买家出价140.411万元,拿下快播商标。此成交价较起拍价高出135.9万元,溢价率为3113%。
7月进行的二次拍卖公告中写明:“拍卖成交后竞得者悔拍或逾期支付拍卖款的,交纳的保证金不予退还,且管理人可以重新拍卖。重新拍卖时,原竞得者不得参加竞买。重新拍卖的价款低于原拍卖价款造成的差价、费用损失及原拍卖中的佣金,由原买受人承担;保证金数额不足以弥补差价、损失及佣金的,由原买受人补交。”对比4月的原拍卖公告中的“买受人逾期未支付拍卖款系悔拍行为,管理人可以决定重新拍卖。重新拍卖时,原买受人不得参加竞买。拍卖成交后买受人悔拍的,交纳的保证金不予退还,依次用于支付拍卖产生的费用损失、弥补重新拍卖价款低于原拍卖价款的差价”,此次拍卖对悔拍的法律后果进行了强调。
按照《拍卖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拍卖标的再行拍卖的,再行拍卖的价款低于原拍卖价款的,原买受人应当补足差额。因此,拍卖方有权要求上次原反悔的自然人买家,补足与上次拍卖成交价950.061万元之间的差价,约810万元。
商标拍卖中需注意的诸问题
破产拍卖中商标的高额成交价,让许多人震惊。但实际上很多著名的或驰名商标估价均在亿元以上,所以,如果快播时至今日仍旧辉煌,那么它的商标价值将会更高。快播商标的拍卖案例中显示出商标作为一种拍卖标的的实践性。实际上,近年来商标抢注的现象愈发明显,有不少案例都是利用他人已经广泛使用但却未及时注册商标的漏洞,抢先注册并恶意反向原使用者提起诉讼,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而近年来多家企业也开始逐渐将与本身品牌相关联的一些商标联合注册,作为一种保护知识产权的行为,如前段时间新闻中曾报道的阿里巴巴集团将“阿里妈妈、阿里爸爸、阿里爷爷、阿里奶奶、阿里叔叔、阿里婶婶、阿里伯伯”等商标一同进行注册。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拍卖活动同样不断革新,从之前的手机靓号到此次商标权拍卖,标的种类范畴也愈加广泛。而商标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一环,相比于一般财产权则较为特殊。根据我国现行《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权是指商标所有人对其商标所享有的独占性与排他性的权利。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商标权的获得需要商标所有人申请,再经国家商标局确认,即是一项依法申请、核准后取得的特殊权利。商标权的拍卖也有别于一般财产,需附加遵循有关规定,才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
根据百度百科的词义解释,联合商标一般是指同一商标所有人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注册的若干近似商标。这些商标中首先注册或主要使用的为主商标,其余的则为联合商标。即使在我国《商标法》中对此并未进行明文规定,但现行《商标法实施条例》(2002.8)第二十五条第二款中的规定已对此概念进行了接纳。联合商标是相近似多个商标的相关群体,因此只能属于一个商标所有人,而不能进行分拆转让,在现有使用的注册商标基础上进行防御型商标注册,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商标战略。
在此次快播商标权的拍卖中,共计两百余个商标在极大程度上符合联合商标的界定,因此难以出现分拆拍卖的情形。注册商标的有效时间即为商标所有人对注册商标享有专用权的一定期限,此期限也是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的有效期限。当前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在保护期限届满之前,商标所有人可向有关部门申请续展。因此参与商标权的竞拍必须密切关注该商标权的有效期限问题,若期限届满且未续展,则该商标权将趋于灭失。
而商标权拍卖对竞买人有较为严格的身份限制,要求其必须具备相关法律规定的商标注册人的条件。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均有权取得商标专用权,其中自然人商标申请需要提供经营者身份证及个体工商营业执照;此外,还需要审查商标竞买人是否具备与其所竞买商标注册类别相对应的经营范围;最后,在某些特殊行业的审查中,还需要竞买人提供相应的批准文件。在这些限制因素下,对于商标权的竞买空间便较为狭小。商标权的拍卖取得同样属于要式法律行为,买受人在拍卖成交后必须履行法律规定,向商标局上报并申请转让,同时若买受人为外国企业,还应当委托具有涉外资格的商标代理组织进行转让申请。因此履行法律规定的核准登记手续是商标权拍卖后的必经之路。
另外,商标等知识产权的竞拍者在计算成本时,还要考虑到成交金额外的费用,比如阿里破产强清频道要收取成交价的0.5% 软件服务费,单个标的软件服务费金额上限为50万元,此次商标以 141.411万元成交,另外要加0.5% 的软件服务费,即0.75万元,合计约142万元。还要考虑涉及转让、续展等费用,一是商标转让受理费,转让一件商标的费用为500元,受理费直接缴入国家商标局,国家商标局收取500元;二是商标续展费用。一份续展注册申请需缴纳规费500元。如果是在期限届满的六个月宽展期内提交续展注册申请的,还需缴纳250元的延迟费。在快播本次拍出的这234件商标中,188项商标在专用权期限内,专家计算未来过户和续展的费用就要近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