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基本情况
截至2020年4月底,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和新疆建设兵团共有拍卖企业8149家,比上年同期增加601家。企业法人分支机构258个,同比维持不变。国家注册拍卖师13881人(含第31期259人),拍卖企业员工总数62610人。
据“全国拍卖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统计,4月份,全国拍卖企业拍卖成交场次11035场(其中东莞市拍卖行4月份拍卖会场次4001场),较去年同期增加5677场,实现成交额529.25亿元,成交额同比增长5.98%。
主要标的成交情况
首先,在成交额增长板块中,土地使用权拍卖业务成交325.55亿元,同比增长3.29%;机动车拍卖业务成交12.52亿元,同比增长15.76%;农副产品拍卖业务成交3.36亿元,同比增长92.25%;无形资产拍卖业务成交23.75亿元,同比增长18.15%;其他类拍卖业务成交58.23亿元,同比增长73.54%。
其次,在成交额下降板块中,房地产、股权债权和文物艺术品拍卖业均出现一定幅度下降。4月份,房地产拍卖成交66.91亿元,同比下降12. 28%;股权债权拍卖成交额38. 57亿元,同比下降3.96%;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0.35亿元,同比下降77.30%。
4月份,农副产品增长幅度最大,其他类标的拍卖业务增幅及增长绝对值较大;文物艺术品拍卖业务成交额下降幅度最大,超过七成。
从各标的变动的原因来看,房地产拍卖业务主要各地继续之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及疫情影响,这是该业务板块出现较大降幅的直接和主要原因;农副产品成交大幅增长系受季节因素影响所致;艺术品拍卖除市场波动外主要受到拍卖季的影响。
行业效益及社会贡献
4月份,全行业拍卖佣金收入3.24亿元,同比下降11.04%,降幅较一季度有较大收窄(一季度降幅同比下降32.91%);月度平均佣金率0.61%,与一季度持平。全行业主营业务利润1.39亿元,同比下降24.43%。上述基本经济指标反映了行业正在快速走出疫情的影响。
——来源:中拍协